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础设施”),其中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迎来了再次引领时代发展的大好机遇。
在37亿工业互联网中,注册数量超过了“身份证”
2018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了“识别分析系统建设行动”,目前正在加速5 G
在商业步伐和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系统、创建高效、安全、稳定的新基础设施、开发网络空间标识应用系统的各项工作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身份分析系统是国家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资源和重要基础设施,是支持工业中所有事物互联的神经中枢。它可以给每个产品、零件、机器和设备一个唯一的“身份证”。有了它,每个人都可以相互认同并交换他们的需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的建设对于解决不同领域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从而促进整个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发展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已经到来。
现在,随着国家顶层节点的建设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的标识解析系统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形成了“东、西、北、南”的布局结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个国家级节点全部投入试运行并互联,二级节点结构的建设模式、运行要求和指导原则已经定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与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卢春聪
目前,除了五个国家级节点外,还有55个二级节点已经完成并投入运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与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卢春聪近日公开表示,目前,中国注册商标解析的数量已经超过37亿,服务于19个省市、25个重点行业和近1800家先进企业,覆盖高端设备、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徐工集团利用身份分析系统实现产品智能服务
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标志分析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应用自然处于前沿。以徐工集团为例,其江苏徐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信息)是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将标志分析与平台相结合的标杆企业。早在2017年,徐工信息就开始自主设计和构建身份分析系统和服务,实现低成本、高安全性的数据信息按需共享。该系统广泛应用于智能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协调、备件管理、产品可追溯性、库存可视化等场景,已成功应用于集团及其上下游100余家企业[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