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新的基础设施将以“发展的力量”启动
在中国工业新闻社的演播室举行了一系列以“激发新动力”为主题的中国工业和经济运行分析论坛(第二次)。与会专家和业务代表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新基础设施和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实践。
论坛由中国工商联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兴波主持。他表示,本次论坛旨在积极响应中央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建设。刺激工业发展新势头,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基础设施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这是应对疫情和经济衰退影响的有效手段,也是长期寻求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措施。
“5G工业互联网”推出新基础设施的机会有哪些?有什么问题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会专门委员会主任董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良好,但面临设备互联互通不足、数据采集方案不完善等诸多挑战。缺乏基本技术;缺乏产业机制模式;缺乏数据分析能力,缺乏数据模型和计算技术;工业应用不足;系统解决方案不充分;生态建设能力不足等。
关于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他提出了几点建议:切实推进工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化;在集成电路和基础软件领域,我们将克服困难。加快实施四大转变;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产业链应该加强基础,弥补关键缺陷。供应链应该提供不止一扇门,以避免被他人控制。价值链应该占据制高点,在标准、品牌、知识产权、创新和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生态链需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重视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推进STES教育等。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主席吴索宁认为,5G和工业互联网应该联合推广。他表示,5G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网络环境,这是5G最典型、最有价值的应用场景。现在,新能源和新的基础设施呼唤新的方式和新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共同推动5G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一方面,通信行业应规划工业互联网应用网络,面向目标布局的5G基站建设,增加边缘智能部署,满足智能配电需求。有人建议,5G应该以目标导向和逐块的方式进行布局。在覆盖大城市并形成网络框架后,应优先考虑热点,以尽快形成行业和企业的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造企业的转化能力。工业互联网功能的开发和使用必须由应用主体和信通技术行业共同推动,这样工业企业才能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积极推进工业流程和企业内部网络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内外网络的数字化对接。